×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辰山植物园发现极危植物新种九寨沟蒲儿根

来源: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5月18日 03:28:25

图说:九寨沟蒲儿根(摄于辰山植物园) 来源/辰山植物园陈彬博士 摄(下同)

随后,若干活体被移栽到辰山植物园温室中。经过园艺景观部工程师王琦的悉心培养,2020年3月,该种植物首次开花。根据其头状花序的结构,判断是菊科蒲儿根属植物。杨亲二和刘莹对该类群都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所以应邀一起对此植物进行形态比较、D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染色体计数等工作,最终确认这是一个新种。根据其产地,植物被命名为“九寨沟蒲儿根”。

九寨沟蒲儿根花序单生,与单头蒲儿根相似,但因具有肉质根茎、须根、光滑或仅被疏柔毛的叶子、较小的头状花序而与后者不同(根茎非肉质、具丛生粗根、叶背密被毡毛、具较大的头状花序)。两种植物在九寨沟都有分布,前者生于山谷边有水润湿的崖壁下,后者生于山脚干燥的风化堆积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形态和生态位分化。

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旻矣)辰山植物园发现了一种极危植物新种。记者从园方获悉,今年5月,辰山植物园博士陈彬联合中山大学副教授刘莹、华南植物园研究院杨亲二等,在国际分类学期刊PhytoTaxa在线发表了植物新种九寨沟蒲儿根。

2018年10月,陈彬博士参加四川省林科院组织的九寨沟县林木资源调查工作中,发现这种植物生长于白河岸边一处峭壁上,无花,叶形近似杜鹃花科植物鹿蹄草,但具有肉质根茎,与所有已知植物都不同。

图说:九寨沟蒲儿根(摄于四川九寨沟)

该新种的生长位置离九寨沟县城不足10km,在野外仅发现一个居群,个体不足百株,生长环境十分脆弱,容易受到人为影响。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标准,评估为极危(CR)等级。辰山植物园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在该新种的发现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未来可以联合九寨沟当地自然保护部门进一步开展人工繁育、野外回归等工作,形成濒危物种调查发现、科学命名、保育复壮的完整案例。

上一篇:江西安福:生态林场 绿色屏障
下一篇:摸清动植物“家底” 亮出生态“高颜值” 保护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