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学论文_新疆特色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放线菌概述
1.2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1.2.1 植物内生菌简介
1.2.2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1.2.4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3 链霉菌新物种多相分类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与内容
第2章 新疆特色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药用植物药品采集
2.1.2 实验中所用到的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2.1.4 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纯化与保藏
2.1.5 药用植物表面消毒效果检测
2.1.6 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内生放线菌种属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药用植物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内生放线菌
2.2.2 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布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3章 新物种TRM66187及TRM66233多相分类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来源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3.1.4 保藏菌株
3.1.5 菌株全基因组分析
3.1.6 看家基因分析
3.1.7 菌株形态特征
3.1.8 生理生化特征检测
3.1.9 细胞化学分类特征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新物种TRM66187多相分类
3.2.2 新物种TRM66233多相分类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4章 菌株TRM66187次生代谢产物初探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1.4 主要试剂及药品
4.1.5 TRM66187种子液制备
4.1.6 发酵培养基筛选
4.1.7 TRM66187次生代谢产物分离与鉴定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TRM66187发酵培养基筛选
4.2.2 TRM66187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文章摘要:新疆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蕴含着丰富的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资源,是药物研究开发的宝库。本文使用10种不同分离培养基,从甘草、罗布麻、柴胡、黑果枸杞、鹅绒藤和黑种草子等6种新疆特色药用植物中分离鉴定了834株内生放线菌,分布于5目6科9属,包括链霉菌(Streptomyces)、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spora)和考克氏菌属(Kocuria)。其中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0.89%。从罗布麻中分离鉴定的放线菌数量最多,为391株,占46.89%;其次是甘草,分离鉴定了124株,占14.87%。采用多相分类方法鉴定了2株内生放线菌新物种,分别为黑果枸杞根部内生放线菌新物种枸杞链霉菌(Streptomyces lycii)TRM 66187和罗布麻根部内生放线菌新物种罗布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apocyni)TRM 66233。菌株TRM 66187全基因组大小为8.2 Mb,(G+C)%含量为71.8%,全细胞水解糖类型为核糖、半乳糖以及葡萄糖,全细胞氨基酸类型为L,L-二氨基庚二酸(L,L-diaminopimelic,L,L-DAP),细胞膜磷脂类脂类型为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DPG)、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sphos,PI)、磷脂酰肌醇甘露糖苷(phatidylinositol mannoside,PE)和一个未知类型的磷脂L1。该菌株主要的脂肪酸类型为iso-C